打造第二大腦
做筆記要做什麼行動?
行動帶來改變,不用一開始就最佳化,筆記也是邊做邊優化
如何避免資訊囤積者?
這是一本關於創作的書,人的一生免不了創作,如何從創作中獲得樂趣,並持之以恆。創作不為了別人,只為了自己。
ch1 追本溯源
發現些筆記的力量
- 能夠反思
- 紀錄脈絡、觀點
教導別人怎麼訂定目標、制定計畫
身為辦公室裡唯一記得所有細節的人
知識資產能夠複利
- 讀書會 工作坊 公開講座 付費課程
基本原則和工具是什麼?
為什麼雷蒙還要優化?我需要哪種版本?
ch2 第二大腦是什麼
網路的豐富造成注意力匱乏
微軟研究,尋找所需資訊浪費26%時間
手札
- 可追溯到古希臘二世紀
- 盛行於十八世紀,工業革命後
- 製作一本屬於自己的書
- 重新閱讀、重新思考
只有菁英需要筆記,知識工作者更需要筆記
過去是老師要求,在職場沒人會告訴你要記下什麼
可以類比成 Observability
少了第二大腦會是什麼畫面?
- 早上處理了信件,下午才開始做重要的事
- 被焦慮佔據
不要一早就被別人佔據時間
收集和整理要分開
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?我的目標是什麼?我為什麼要這麼做?
Extended mind
Think outside the brain
用過一次的資訊、儲存的書籤,怎麼好好利用?
Ch3 第二大腦如何運作
Slow burn 慢慢想 快思慢想
宣揚獨特觀點要有材料,要能說故事
行動導向
Building second brqin course
不要完美主義
- 容易忘記的事物
- 創造,自我表達
第二大腦讓人生更充實
CODE
Capture
資訊流,哪些是我們要帶回去的?
Email 要做成 PARA
Organize
主題,圖書館杜威分類
要根據專案
Drill 萃取
精神核心?
一句話總結,未來有什麼用?
Express
筆記沒有輸出、沒有應用,有什麼用?
要用在創造,不要變成囤物癖
製成計畫、影片、文章
Ch4 取得 - 儲存引發共鳴的資訊
創造力取決於創造過程
怎麼儲存?要存什麼?
知識的來源不一定要向外搜尋,外在資訊、內在思維都是知識
故事、洞見、記憶、反思、冥想
四種資訊不適合放在數位筆記
- 資安顧慮的敏感資訊
- 專用軟體的檔案
- 超大檔案
- 團隊協作
費曼 - 十二個最愛的問題 twelve favorite problems
1965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Richard Feynman
十二個開放性難題
- 滿足求知慾
和老婆一起建立 12 個 how/why 清單,開放性問題
你小時候對什麼最著迷?
如果大師發出一篇長文該怎麼做?
言簡意賅、去蕪存菁,保留連結就好
四個收藏資訊的原則
- 是否對我有所啟發?
- 是否派得上用處?
- 和我相關嗎?
- 是否令人意想不到
- 人會趨向於早就知道的資訊,確認偏差 Confirmation Bias
我的直覺是什麼,也可以留下來
生成效應 generation effect
書寫會觸發大腦多個神經元
Ch5 組織 - 著重於可操作性
夏普的檔案盒系統
大教堂效應,不同空間會有不同的思維和生產力
- 第二大腦也需要像花園一樣整理照顧
杜威圖書分類、主題分類、時間分類都不如專案分類PARA
Project
可以收集到特定資料夾或加上標籤
專案必須有始有終,有時間區段
好萊塢模式 - 任務完成後就解散
Area
財務沒有終點,就適合放在 Area
個人專業的領域
- 健康、幸福、安全、滿意感相關
- 生命之論 Wheel of Life
Resource 未來可能會用到
興趣
Archive 檔案庫
沒有可操作性就放到檔案庫
_inbox
第九章會再提到
PARA 比喻成廚房就會是
Project 流利台
Area 冰箱
Resource 儲藏室
Archive 冷凍庫
筆者在 apple 幫忙搬遷 windows 到 mac,全部都塞到 archive,過了幾年後也沒抱怨,原本以為一直被打擾,找不到舊的資料。
事實是,大部分的人都專注於新的專案,創造新的事物
目標是把工作桌面整理出來,讓你有工作的空間
Ch6 萃取 - 找出精髓
教父作者的筆記
第一次閱讀要記下感受和疑問
大師會怎麼做這件事
可發現性
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很不耐煩的客戶
標出重中之重 highlighting
要有 hook,別人有興趣後才想了解細節
累進式概要
時間膨脹、鐘慢效應,恐懼的時間會的正常多出36%時間
我們感受的時間取決於記住東西的多寡
結構式訪談法 google
舉例
- 公牛版畫傳創作過程。畢卡索
- 蘋果的設計理念,減法、簡化
- 延伸閱讀
- 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04279
- 導演,成果只留下20%拍攝內容
避免陷阱
- 過多重點
- 有明確目的的時候,有任務或用到時,再做重點摘要
- 執行摘要
- 實際經驗,更能幫助大腦和筆記的完善
- 標記不要太多規則,用直覺就好,有沒有啟發
Ch7 表達 - 展現你的成果
巴特勒 科幻小說
數位筆記好處
- 搜尋
- 逐一瀏覽 PARA. Map/MOC
- 標記,不太建議作為主要用法,e.g. 常見問答集
- 借助偶然力
要圖文並茂,大腦會理解得更快
所有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不要重造輪子
創作模式就是擴散與聚合、發散與收斂
聚合是痛苦的,選擇是痛苦的。
Design thinking
就像我當初買房子的時候看了十幾個建案,最後合約簽訂某一個建案的時候,心中的感覺卻不是如釋重負,而是悵然所思的感覺,好像這個世界沒有更多的可能性了,沒有新奇感了
玩薩爾達傳說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體驗,探索世界是10分新鮮、新奇,有著無限可能。很多人玩薩爾達玩到最後,都不願意去打敗最後的魔王,打到魔王意味著結束,即便我們早就知道我們有這個能力可以結束這場遊戲,但我們還是想要繼續探索這個世界,我們捨不得結束,我們不捨得割捨,這也是一種機會成本、沉沒成本。
三個強效策略
- 構想列島,設定 milestone,先做數位大綱(MOC)再開始寫作。
- 海明威橋,把昨天的動能用於今天
- 記下 What's next
- 縮減規模,交付小而具體的成果
Ch9 數位組織者的基本習慣
流水線
思考 overcooked 運用在工作分配
三種習慣
-
養成建立專案檢查表的習慣
- Feedback loop
- 專案啟動檢查表
- 目標、風險
- 過去的筆記和摘要
- 專案完成檢查表
- 大綱:Goal, Task, RnR, motivation, risk
- 最重要的問題
- Lean Canvas 商業分析的一頁簡報
-
清空信箱
-
確認行事曆
-
清理桌面
-
清空筆記inbox
-
挑選本週要務
每月回顧
- 更新專案清單
- 重新檢視責任領域
- 日後可能處理的任務
- 未來想要養狗,挑選品種
- 重新安排優先順序
專案和任務怎麼區分?
- 不用思考,直覺就能做完的就不需要做成任務
我們應該要偏好不完美,但能在現實生活中用得上的系統
Pre-Mortem 事前驗屍法
- 專案可能如何出錯
Ch10 自我表達之道
工具不是重點,心態才是
避免匱乏主義,FOMO
不管我們已經有多少資訊,我們始終認為外在資訊比我們自身的資訊更重要,不管收集更多資訊,我們還是會認為不足
Needer vs Wanter:世界的進步可以靠掠奪也可以靠創造
富足心態,追尋內心
知識複利,知識散佈越多越廣,只會讓知識更有價值,我們應該要散佈我們的知識而不是隱藏它
Tacit knowledge,內隱知識,我們無法用言語說明的知識,人類被 AI 取代的最後一道城牆
沒有共鳴就不要紀錄下來